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月光寺「乘」系列佛學講座 《華嚴經》的人間菩薩思想與實踐

佛學講座

字級

月光寺「乘」系列佛學講座 《華嚴經》的人間菩薩思想與實踐

【人間社 李美蘭 花蓮報導】 2024-12-20
佛光山月光寺12月18日舉辦「乘」系列佛學講座,禮請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主講「《華嚴經》的人間菩薩思想與實踐」,佛光山普門寺住持滿方法師率參訪團121人一起聆聽,近350位信眾同霑法益。

滿謙法師表示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弘法五大洲的菩薩行,就如《華嚴經.入法界品》經文所言「證入法界」;大師的思想恢弘,就如同一篇壯麗的史詩,所以特別用「法供養的心」與大眾分享。

整部《華嚴經》就是「信、解、行、證」的架構,第一主軸是彰顯佛陀不思議佛果莊嚴的境界,第二主軸是敘述菩薩的因地修行,最後主軸提到「入法界品」。《華嚴經》與星雲大師的「人間菩薩行」有「佛性平等、以願達行、星雲大師的願行、入華嚴世界、菩薩道無限」五大密切的關係。

「信心之眼--佛性平等」,星雲大師提倡生權、尊重生命,也落實男女平等、僧信平等,大師慈悲對待眾生,所有學說立論的根本就是「佛性平等」,此即「信門」。

「解在如來時教--以願達行」,大師說「行佛」是佛陀的教義,更是人間佛教的主旨,是圓滿菩薩道的必經之路。在佛光山藏經樓時教廣場前面的山門刻有「如來一代時教」的偈語,此即大師希望弟子透過文字契入「佛陀本懷,重現如來一代時教」的心願。

滿謙法師闡釋,三解脫門,要以慈悲為本,所以把「慈悲門」放中間;殿門的對聯「建寺安僧傳道五洲猶似蓮花不著水,雲遊世界緣結十方亦如日月住虛空」,代表大師弘法五大洲的發心與悟道,為大師入不可思議法界的寫照。

「人間菩薩行--星雲大師的願行」,石刻一筆字的大師法語,是人間菩薩行佛的次第;大雄寶殿入口「華藏玄門」是出自《華嚴經》;從傳燈樓要走到大雄寶殿,會看到「同登法界」。整個佛光山可說是「菩薩道」,大師要帶領大眾同登法界,建立佛國淨土。

大師創辦許多文化、教育、慈善、共修等許多活動,推動「三好、四給、五和、七誡、慈悲愛人」等淨化人心的社會運動,本著「以出世思想做入世事業」的精神,希望能為普世建設「安樂富有」的人間淨土。

「信解行證--入華嚴世界」,三皈依文是菩薩的誓願,《華嚴經》行菩薩道的誓言一再強調「我是菩薩」,需以此心態自居。滿謙法師強調,佛光山無處不華嚴,大雄寶殿東側的「同登法界」牌樓,如何才能同登法界、共成佛道?佛陀就是最大的般若船,乘載著無量眾生,大眾要以佛法為舟航,因佛法善治眾生病,能救度無量眾生,則可同登法界、人人成佛。

「我今發心、不為自求,人天福報、聲聞緣覺。乃至權乘,諸位菩薩,唯依最上乘,發菩提心,願與法界眾生,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滿謙法師總結,菩薩道無限,「小就是大、一即一切」是《華嚴經》中重要的思想,一念的慈悲「蜘蛛絲」的故事,告訴眾生要廣行慈悲、給人方便,菩薩因眾生得救,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。
12345678910第1 / 201頁
追蹤我們